長庚紀念醫院顱顏齒顎矯正科主治醫師 白健蓉醫師

唇腭裂病患因天生齒槽骨缺損的問題常有牙齒淩亂,咬合不正的問題。再加上如果病患剛出生時家長選擇趴睡或側睡,牙床空間更顯不足。門診時常常遇到小病患剛長出乳牙,家長就急著問何時可以矯正,把牙齒排列整齊。基本上唇腭裂牙齒矯正可以分為三個時期:牙床植骨前,乳牙換完或恆牙完全長成期,上下顎骨成長完成期。

牙床植骨前:

許多唇腭病患在九歲時需進行牙床植骨手術,矯正醫師會在病患半年至一年前評估是否需要做牙床植骨前的矯正治療。大多數這個年紀的病患上腭正中門牙都已長好,甚至上腭側門牙也已萌發完成。但因齒槽骨缺損,患側的正門牙向內及向遠心側歪斜,錯咬,導致美觀及功能較差。嚴重者患側正門牙與臨側牙齒相連(通常是乳牙犬齒)形成一個倒三角形的缺牙區於植骨處,造成外科醫師植骨時的困難。這時就需藉助牙齒矯正治療,將上腭前牙排列整齊,以利植骨手術。此類的牙齒矯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植骨手術的成功率,因此只做上腭的矯正治療,但無法改善上下牙齒的咬合。上腭矯正治療在植骨完後三到四個月,植入的骨頭大致長好就可拆除。後續仍須作第二階段全口矯正治療,改善全口咬合。

乳牙換完或恆牙完全長成期

恆牙大約在小學五年級至七年級會萌發完成,此時可請矯正醫師評估是否可以開始全口的矯正治療,改善咬合。

矯正醫師評估的重點如下:
  1. 病患口腔衛生是否良好:黏了矯正器的牙齒更容易堆積食物殘扎,一不小心在矯正治療期間蛀牙及牙周病更加嚴重,真的是得不償失。因此矯正期間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就非常重要了。沒有人希望牙齒矯正完是一排很整齊的蛀牙的。
  2. 病患的配合度:這個年紀的患者常常比大人還忙,忙著學習各式各樣的才藝、補習。甚至連吃飯的時間都草草解決,依照這樣忙碌的程度來看;更不用說每餐餐後刷牙及每個月的牙齒調整了。有的病患甚至需依照矯正醫師的指示三餐飯後更換橡皮筋以利咬合及對正上下牙齒的中線,齒顎矯正的時間越長,蛀牙及牙周病的風險就越高。如果只是家長希望病患此時開始將牙齒排列整齊,但病患本人的意願及配合度不高,建議晚幾年,孩子自己開始愛漂亮或更成熟一些再開始也不遲。
  3. 上下顎骨的位置及牙齒的角度:大致上如果上腭前牙包住下顎前牙,骨頭沒有明顯的歪斜不對稱,上下顎骨前後差距不大,此時可以請矯正醫師評估開始矯正治療。

常看到唇腭裂病人上腭骨發育不全,導致下顎骨在上腭骨前方半公分以上, 就是俗稱的「戽斗」。此類的病人因骨頭還沒發育完全,牙齒前後距離還會有變化,建議等骨骼生長比較穩定後再開始治療。 

上下顎骨成長完成期

女生大約15~16歲,男生大約17~18歲的身高及體重趨近穩定或生長的速度減緩。因此女生國中畢業,男生高中畢業的暑假是一個開正顎手術的好時機。 正顎手術顧名思義就是把上下顎骨重新定位,大多時候上腭骨往前下顎骨往後移動,再用骨釘或骨板固定。當骨頭重新定位後,原本的牙齒就無法咬合在一起,所以需做全口矯正治療改善咬合。

以長庚醫院顱顏齒顎矯正牙科為例,正顎手術可分為「手術優先」及「矯正優先」兩種。不管是「手術優先」或「矯正優先」,口內矯正器一定都必須在手術前固定在牙齒上。

「手術優先」一直是長庚醫院資深矯正醫師黃炯興教授,多年以來極力推廣,並以病人臉部外觀為優先考量的治療方式。好處是病人在短時間內看到外觀的改變。在手術後休息一個月期間,牙齒持續移動甚至覺得牙齒特別搖晃。研究也發現,「手術優先」有助縮短牙齒矯正治療的時間。手術完後應定期回診治療將牙齒排列整齊及對上下牙齒的咬合。但對矯正醫師而言,「手術優先」治療方式是一種挑戰。矯正醫師必須預估牙齒需要移動的空間距離、方向,並依照預估的牙齒位置設計手術後的咬合。但並不是每一位病人都適合。「手術優先」的治療須經過矯正醫師評估後,才能知道哪一種是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傳統的 「矯正優先」治療方式是花至少六個月的時間,先將牙齒排列整齊後才進行正顎手術,術後休息一個月後回診繼續將牙齒咬合對齊至完成為止。

牙齒終其一生都在移動,除了上下磨耗、左右也會摩擦,因此牙齒矯正完成拆除矯正器後還需要配戴維持器。維持器分成兩種:固定式及活動式。矯正醫師會依照病患治療前牙齒淩亂程度,有無拔牙,矯正期間口腔衛生情況給予適合的維持器。  

費用方面唇腭裂病患於醫學中心做矯正治療可申請健保補助(一般診所無法申請),矯正醫師事前會收集資料並以電子檔的方式送至健保局審核。健保局會依照每位病患的牙齒淩亂及矯正難易程度給予不同程度的補助。扣除健保局的補助後仍有部分費用需自行負擔。以長庚醫院矯正牙科為例,每個月回診時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慢慢繳清矯正費用,減輕病患的負擔。

唇腭裂病患牙齒矯正不可操之過急,不是醫師不想做治療,而是還沒到治療的時間。需耐心觀察及等候病患成長穩定,一步一步依照外科及牙科醫師的建議定期回診,相信最終一定可以找回唇腭裂病患的自信與美麗。